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关于疫情控制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关于疫情控制方案


关于疫情控制方案,为指导各级疾控部门及其他有关机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工作。本指南主要介绍相对成熟且易于实施的核酸测试方法。


1.标本采集

(1)采集对象。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患者,其他需要诊断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其他需要进一步筛选检测的环境或生物材料(如溯源分析)。

(2)标本采集要求。

1.从事样本收集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技术人员应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并具有相应的实验技能。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要求: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请戴双层乳胶手套。

2.医院医务人员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收集住院病例的样本。

3.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地疾控机构负责采集。

4.根据实验室检查的工作的需要,可以结合病程进行多次取样。

(三)标本采集类型。每种情况下必须收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和急性血液标本。在严重的情况下,首选下呼吸道标本(如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等),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采样间隔进行收集。

根据设计要求收集其他研究材料。

标本类型:

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提取物。

2.下呼吸道标本:包括深咳痰液,呼吸道提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肺活检标本。

3.血液样本:尝试在疾病发作后7天内收集急性抗凝血。采集量为5ml,优选空腹血液。建议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中通过血管收集血液。

4.血清样本:在急性和恢复期尝试收集双份血清。应尽早收集第一份血清(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3-4周收集。收集量为5ml,最好是空腹采血,建议使用真空收集血管。

(4)标本采集方法。

1.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2.鼻拭子: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鼻孔。上述两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全文约380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当前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200205135138319
栏目类别:范文中心
资源格式:WORD
上传时间:2020-02-06 00:13
文档大小:55.502KB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开通
会员
我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