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文之道在和合——公文审核中需要正确把握的七对辩证关系
核文之道在和合——公文审核中需要正确把握的七对辩证关系
前段时间,我换了单位也换了岗位。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很多方面需要重新适应,也每每带给我很多新的感受。
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来自文件稿的审核——在我新到的这个地方,负责公文审核的部门工作特别认真,把关特别严格。这种认真劲,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审查把得严。对报审的文件稿,不仅看有没有起草说明、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汇总表、定密审核表,还会逐一审核起草说明中应有的内容。从起草依据到起草过程,从征求意见范围到意见采纳情况,从对印发规格到印发范围的建议,少一项、缺一点,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二是程序审核把得严。如果是党委、政府或“两办”联合发文,在报送党委之前,一定要先经过政府法规机构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三是内容审核把得严。不仅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属于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稿的,还会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进行前置审核。在内容审核中,工作人员不仅认真审、仔细核,还会直接上手改,改成花脸稿返回来。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你认真,我就必须更认真。每次收到文件稿审核部门返回的花脸稿,我都会从头到尾再细思细抠一遍,做成一个看起来更“花”的花脸稿。改得对、改得好、改得有道理的,逐一采纳,并在文稿中标注出来,提醒自己和下级同事今后加以注意;改得不对不合适的,写明不予采纳的理由。这样的“较真”,虽然会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对于提高文件制定质量乃至管理水平非常有帮助。

在文来文往、意见交换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固然有些审核意见提得未必合适,但也有些意见,提得明明是对的,负责文件起草和报审的同志却不能正确对待,甚至还有怨气,认为是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这就引发了我对公文审核工作的一些深层次思考。我从事文稿工作多年,当过管过起草者,也当过管过审核者,甚至两方面同时管过,这让我学会了从双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努力秉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态度。




全文约580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当前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2208111652030893
栏目类别:经验交流
资源格式:WORD
上传时间:2022-07-28 01:34
文档大小:21.310KB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开通
会员
我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