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的“四重境界”

笔杆子的“四重境界”

文章有四重境界: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实际上,不光写文章如此,笔杆子从初涉职场到成为顶尖高手,往往也会经历四重不同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这是一个从不会不熟不精不爱,到会写能写善写爱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淬火、百炼成钢、凤凰涅槃的过程。作为笔杆子,不同经历、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状态、不同体验。笔杆子应致力在学习、修炼中,迈过一道道门槛,踏上一级级台阶,不断向更高境界进阶。每向前进一步,就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达到更高境界,从而以写作为乐,充分体现参谋助手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重境界:迷惘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它比喻在人生事业最初阶段的迷茫、无助,但又不甘心、不服输这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姑且称之为“迷惘”。对笔杆子而言,这是写材料初始阶段的真实写照。万事开头难,因个人能力、经历、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许多人开始从事写作时,很容易把写作当成负担,一接到材料写作任务,常常手足无措、一脸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闷闷不乐,有的紧张得头痛、失眠,甚至血压升高、心里发慌,大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感。往往越是紧张,就越是一筹莫展,大脑空白,思路全无,完全陷入困境之中。 

但再难交给的任务也得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新手要么拿着前人写的样板文章反复学习、再三思考,不断揣摩研习构思方法、逻辑关系、写作技巧,并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尝试着下笔;要么虚心讨教同行前辈,独自思忖,细心琢磨,在一遍遍推敲中明晰文稿的主旨和重点,在无数次修改中让面目生涩的文稿渐趋圆润成熟,最后忐忑不安地把材料交到自己的直接上司手上,“听候发落”。如果看到领导表情平静,则大呼一口气,如果领导面色凝重,则心里七上八下,如果领导说总体可以局部地方再改改,则像中了大奖一样心中暗喜,如果领导说完全不行则像五雷轰顶一样瞬间大脑嗡嗡直响,如果多番修改领导仍不满意则绝望到了极点。种种心理、状态在写作新人那里可谓是五味杂陈、不一而足。 



全文约414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当前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2304241736300128
栏目类别:经验交流
资源格式:WORD
上传时间:2023-04-21 01:48
文档大小:17.504KB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开通
会员
我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