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下之情则治
【例文】当今,“得下之情则治”依旧有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情,才能真正将政策落实好、工作做到位。(中国组织人事报《得下之情则治》)
【典故】出自先秦墨子《墨子·尚同》,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释义】意思是,为政者必须充分掌握下情民意,才能把社会治理好,否则容易引发混乱。
【赏析】墨子认为,统治者位居高处,在施政的时候,如果能得到下面的实情,对百姓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能够奖赏善人、惩罚暴人,那么国家就必然清明。在历史上的诸多朝代中,几乎都有几个喜欢微服私访的帝王,他们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民间疾苦,
全文约77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