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注意避免挖“坑”
写材料过程中,朋友们肯定要面对不少需要“无中生有”、“锦上添花”的情况,尽量让材料看上去比较饱满,有一些实际内容,但一些特定材料,比如审计工作汇报材料,选字用词务必谨慎,避免给自己挖坑,一些看上去能强化表达效果的字词可能会在无形中给后续工作埋下隐患甚至引来一系列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相关内容。 01 选词用字需平实
平实并不是说不能使用一些高大上的字词,而是要选用一些能更加客观、直观反应工作的字词。
例如,A局牵头某专项整改工作,在将B、C、D、E等局的问题汇总成清单后,A局联络员告知相关单位联络员尽快开展针对性问题整改,相关单位回复了整改时限以及具体责任人员。这些工作可以在材料中这么表述:
“A局牵头向B局、C局、D局、E局等进行问题派单,制定工作方案。”
其实,在一般性材料中,这么表述稀松平常,但审计、督察类材料中可能就会盯着你这个“问题派单”延伸开去以什么形式派单?以什么方式派单?有什么相关作证材料?也可能会盯着“工作方案”,每个单位都制定了工作方案?具体的工作方案呢?
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让你提供相关材料去证明你进行了问题派单、制定了工作方案。事实上,相关工作是做了,但确实也没有走正式发文程序进行派单,也没有走正式程序形成工作方案,根据审计工作人员的建议,这种情况可以调整一下表述方式:
“A局通过电话联系B局、C局、D局、E局,核查问题,明确整改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人。”
这样一来,工作交代清楚了,也避免可一些问题。
02 非必要则可删除
接着上面的案例,A局向各个部门落实整改工作后,需要在材料中写一些关于管理长效机制的内容。写这类内容一定要小心,和“制”搭上边往往需要对是否出台相关制度追查到底。A局在管理长效机制中提出一条:
“一是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各xQ和全S各级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关于x通知》(注:这个通知是早已有的),按照一律公开、没有例外的原则,……各种渠道公布……等内容,……。”
全文约150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